栾川县柿树沟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形成机理与预测研究

栾川县柿树沟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形成机理与预测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12-31 分类:参考文献 喜欢:2650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泥石流是沿自然坡面或压力坡流动的松散土体与水、气的混合体,是一种包含大量泥沙块体和巨砾的固液气三相流体。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现象,在我国分布广泛、类型众多、暴发频繁、危害严重。由于泥石流灾害具有突发性特点,易造成人员伤亡,而准确的泥石流预测预报可以减少甚至避免人员伤亡,是泥石流减灾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泥石流预测预报一直是泥石流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泥石流研究中,缺乏针对沟道泥石流堆积体作为物源重新起动形成泥石流的相关研究。在强降雨条件下,沟道泥石流堆积体的再次起动(本文称之为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可以复发泥石流,并且所形成泥石流的规模和致灾能力高于以往。因此,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是一个具有研究意义的课题。栾川县位于豫西伏牛山山区,东与嵩县毗邻,西与卢氏接壤,南与西峡抵足,北与洛宁摩肩,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区域之一。同时也因山多地少、降雨集中,再加上近来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致使泥石流灾害发育。另外,农业和旅游经济是栾川县重要经济支柱,而农业和旅游业对泥石流灾害都非常敏感,尤其是栾川县山多地少,居民大多居住在沟谷内,极易受到泥石流或山洪的威胁。在2010年7月24日,栾川县突降特大暴雨,全县境内有14个乡镇共发生了29次泥石流灾害,死亡68人、失踪21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9.8个亿。这些已严重威胁到了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另外经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工程院、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及栾川县地矿局等单位调查,栾川县境内有不少古泥石流或老泥石流堆积体,这些都说明栾川县属于泥石流易发区域。由于过去对泥石流灾害了解不够,未能认识到沟道内泥石流堆积体在强降雨作用下作为物源复发泥石流的可能性,在以往泥石流暴发之后,未采取有效措施清理沟道泥石流堆积体,或修筑拦挡工程,在7.24泥石流事件中沟道泥石流堆积体作为多条泥石流沟的主要物源启动了泥石流活动,导致了巨大的损失。其中,以柿树沟最为典型,根据野外调查显示,柿树沟内存在大量泥石流堆积物,尤其以沟谷中下游平缓地带居多。2010年7月24日,该沟暴发泥石流。当时泥石流将下游耕地全部冲毁,席卷而下沟道淤积近300m。目前,国内外研究并未过多的涉及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对泥石流暴发的影响作用及相关预测研究,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沟道泥石流堆积体的复活机理及其对泥石流物源的贡献作用,才能对此类型泥石流做出准确预测,从而有助于政府救灾决策、减少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另外还可以为其他区域同类泥石流灾害预测防治提供参考。鉴于此,针对栾川县柿树沟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问题,采用资料收集与整理、室内外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泥石流预测预报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对野外调查资料和研究区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了柿树沟泥石流形成条件和7.24泥石流暴发特征,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柿树沟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的形成机理。从水力学和岩土力学理论建立了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的水力类起动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柿树沟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的预测模型。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对栾川县的泥石流地质环境特征、形成条件和暴发历史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栾川县处于中低山—中山过渡区,地形条件复杂,地形切割强烈;县境内地质构造发育,岩土体主要为片岩和花岗岩等易风化的地层,同时采矿、筑路等人类活动强烈,导致县境内物源条件丰富;栾川县降雨条件丰富,降雨量大而集中,年平均降雨量达到870.6mm。这些因素导致研究区地质环境质量较差,易暴发泥石流。县境内大范围的泥石流活动频率较低,约10年发生一次。并且由于前期降雨特征,降雨强度、降雨总量、地貌、植被、固体物质补给源的不同,县境内泥石流常不具群发特点,但却有区域群发特点。以2010年7.24泥石流造成的危害最大。栾川县历史上多次发生泥石流,多条泥石流沟道内残存大量泥石流堆积物。在强降雨作用下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可以作为新泥石流物源复发泥石流活动,所形成的泥石流破坏力巨大,应加强对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发泥石流的可能性进行评估。2.从柿树沟泥石流形成条件、7.24泥石流特征和泥石流特征参数计算三个方面阐述了柿树沟泥石流的发育特征。柿树沟所在区域降雨丰富,流域面积和平均纵坡坡降属于泥石流易发范围内,沟内物源丰富,对泥石流形成条件非常有利。柿树沟7.24泥石流的主要物源为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其主要分布于沟道内的宽缓地带,是由于以往泥石流规模不及7.24泥石流而形成。在充足的前期降雨情况下,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快速饱和,抗剪强度明显降低,为强降雨条件下泥石流的启动提供了条件。极端强降雨和丰富的前期降雨是导致柿树沟7.24泥石流暴发的关键。其形成具有水流掀动揭底沟道堆积物的特征,为沟床起动型泥石流。由于柿树沟人为改造较为严重,在沟道内开垦种植,修建房屋,占用了沟道原有天然径流空间,在洪水时期极大的削弱了沟道过水能力,导致泥石流暴发时损失增大。对柿树沟泥石流特征参数进行分析,得出7.24柿树沟泥石流流体容重为1.775g/cm3,泥石流流速为4.07-5.94m/s,泥石流流量约为240209m3。3.基于降雨划分的角度将沟道泥石流堆积体的复活过程分为降雨入渗时的堆积体饱和过程以及地表径流对堆积体的冲刷起动过程。柿树沟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形成机理为:在充足的前期降雨情况下,泥石流堆积体快速饱和,抗剪强度明显降低,泥石流暴发当天持续高强度降雨导致的动能巨大的径流对泥石流堆积体产生强大的冲刷拖拽力使其复活形成泥石流。以水力学理论分析指出径流对泥石流堆积体的冲刷拖拽力来源于流体在沟道内流动时与堆积体摩擦产生的阻力,并通过分析指出在7.24降雨条件下产生的径流可以使沟道内的泥石流堆积体逐渐起动。借鉴泥沙颗粒运动的受力模式描述泥石流与固体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大粒径颗粒在泥石流条件下的受力情况和起动的临界流速条件,分析指出柿树沟泥石流平均流速达到1.74m/s的情况下,即可携带直径2m的大块石,说明7.24柿树沟泥石流携带大颗粒物质的能力极强。4.分析泥石流堆积体复活的影响因素,即泥石流堆积体的位置、泥石流堆积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强度弱化条件(前期降雨)、水动力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和短历时降雨)。从泥石流堆积体评价、地形条件评价和降雨条件评价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评价泥石流堆积体复活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定性评价分级表。指出泥石流堆积体易复活的条件是:泥石流堆积体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形成时间较晚,强度较低;泥石流堆积体位于沟谷中下游宽缓地带,无良好径流通道,沟床宽度和比降适中;泥石流堆积体上游沟谷集水面积小,但是沟床比降较大,或者泥石流堆积体上游沟谷集水面积大,沟床比降较小;前期降雨充足,当期雨量、雨强等达到或超过了50-100年一遇暴雨水平。柿树沟泥石流堆积体分布广泛、泥石流堆积体位于沟谷中下游,无良好径流通道,沟床宽度和比降适中,泥石流堆积体上游沟谷集水面积适中,且沟床比降较大,在7.24当天,前期降雨充足,当期雨量、雨强等达到或超过了100年一遇暴雨水平,导致柿树沟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5.总结目前的泥石流预测模型并将其分为三大类:基于统计数据的泥石流预测模型、基于启动机理的泥石流预测模型、基于系统综合评价的泥石流预测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指出基于统计数据的预测模型的关键在于统计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其适用性局限于某一条沟或者某一地区,但是柿树沟缺乏相关监测数据,难以建立基于统计数据的预测模型;对于基于启动机理的预测模型,其预测效果的关键在于力学模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力学参数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这些制约了该模型的使用效果,本文在建立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选择了基于启动机理的预测模型作为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的预测模型;基于系统综合评价的预测模型综合考虑了各因素对泥石流暴发的影响,并对各因素进行了量化处理,更具有普遍适用性,但是,该模型未体现各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对于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而言,其评价因子的选择和量化都没有一定的统计基础,因此难以建立基于系统综合评价的预测模型。6.结合泥石流堆积体复活的力学模型,以水力学理论建立了基于临界条件的泥石流堆积体复活预测模型。从径流的形成、泥石流堆积体复活和泥石流堆积体表面流速衰减三个方面分析提出了泥石流堆积体复活以及完全复活的临界流速、流深和流量条件,在具有统计资料和经验公式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临界流量条件确定临界降雨强度条件。分析结果显示,柿树沟7.24泥石流当天的流速条件达到泥石流堆积体复活的临界条件,但是未达到泥石流堆积体完全复活的条件,这与实际结果一致。径流在泥石流堆积体所处宽缓地带开始扩散,径流流速降低,无法起动沟道两边的泥石流堆积体,而主流线上径流流速高,在原有狭窄流水通道的基础上不断下切泥石流堆积体形成径流通道,将泥石流堆积体携带至沟口。由于形成了良好的径流通道,剩余泥石流堆积体再次复活的可能性减小。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1.提出了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的相关概念,较为系统的研究了柿树沟泥石流堆积体的复活形成机理,以水力学和岩土力学理论建立的沟道泥石流堆积体的水力类起动模式,指出径流对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冲刷拖拽力是其起动复活的关键。流体的冲刷拖拽力以水力学理论表达,其来源于流体在沟道内流动时与沟床摩擦产生的阻力,其与流体密度、流体流速、流深和泥石流堆积体表面的粗糙度有关。借鉴泥沙颗粒运动的受力模式描述泥石流与固体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大粒径颗粒在泥石流条件下的受力情况和起动的临界泥石流流速条件。2.总结目前的泥石流预测模型分为三大类:基于统计数据的泥石流预测模型、基于启动机理的泥石流预测模型、基于系统综合评价的泥石流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了三类模型各自的优劣之处,选择基于启动机理的预测模型作为柿树沟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的基本预测模型。结合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的力学模型和流速计算的曼宁公式,从径流的形成、泥石流堆积体复活和泥石流堆积体表面流速衰减三个方面分析建立了泥石流堆积体复活及完全复活的临界流速、流深和流量条件。综上所述,论文揭示了柿树沟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的形成机理,建立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的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进行预测分析,为此类泥石流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作者】邵莲芬;
【导师】余宏明;
【作者基本信息】中国地质大学,岩土工程,2014,博士
【关键词】泥石流;沟道泥石流堆积体;复活;预测;

【参考文献】
[1]员振铎.部队医院军人医疗服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内蒙古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013,硕士.
[2]孙曼.儿童立体图书的特色与艺术魅力[D].河北大学,出版,2014,硕士.
[3]吴正朋,刘思峰,米传民,党耀国,崔立志.基于不动点的新强化缓冲算子及其性质研究[J].控制与决策,2010,09:1338-1342+1348.
[4]叶江虹.对地方人大监督职能的法律思考[D].苏州大学,法律,2003,硕士.
[5]王玥.基于电子公文的电子资料交换研究与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04,硕士.
[6]杨中海.基于ASP.NET的体育选课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位),2012,硕士.
[7]杨晓琴.应尚能的艺术生平及其声乐理论思想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2014,硕士.
[8]雍学善,余建平,石兰亭.一种三维高精度储层参数反演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7,06:852-856+890.
[9]傅美芹.荚膜透明质酸在新生隐球菌跨肺泡—毛细血管屏障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2012,硕士.
[10]姚运华,徐则林.琅琊山铜矿床顶柱回采工艺分析[J].金属矿山.2004(12)
[11]孙恩玉.价值工程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企业管理,2013,硕士.
[12]魏宏业,吕永波,何崴,张仲义.基于数据挖掘的企业合作伙伴的寻求方法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4,01:60-64.
[13]孙津.转型经济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特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数量经济学,2012,硕士.
[14]黄杰.数据挖掘在军队人才培养上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5.
[15]侯文瑞.《都柏林人》中的女性形象重塑[D].天津财经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12,硕士.
[16]刘岩.“分子和原子”教学实践与反思[J].化学教学,2013,12:32-35.
[17]熊文,陈小鸿,胡显标.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刍议[J].城市交通,2010,01:44-52+80.
[18]丁雅斌.基于广义等值面提取的多视场深度像融合[D].天津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2004,硕士.
[19]余竹,夏禾.基于移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及小波分析的桥梁损伤诊断[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4,03:55-61.
[20]李榜全.AB型贮氢合金电子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广西大学,理论物理,2004,硕士.
[21]黄媛媛.诗学观照下郭沫若诗歌理论及其译学思想的契合[D].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3,硕士.
[22]董佳峰.划拨工业用地市场化补地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区域经济学,2014,硕士.
[23]胡寿松,范存海.基于KX容错观测器的可靠控制系统设计[J].控制与决策,1994,06:447-450.
[24]赛迪顾问信息化管理咨询事业部企业信息化研究所赵刚.正在向第二阶段迈进[N].中国计算机报,2003/08/25B02.
[25]苏莉.新型过氧化物模拟酶纳米材料在可视化检测葡萄糖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3.
[26]陈涌.初犯、累犯服刑者的原因不确定感与其改造动机的关系[D].山西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2013,硕士.
[27]尹福康.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作用[J].中国铁路.2006(06)
[28]李燕.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与致病力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2011,硕士.
[29]吕行.乳液型油井水泥外加剂的研究[D].天津大学,化学工程,2013,硕士.
[30]谢松伟.基于嵌入式组件技术的GUI系统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02,硕士.
[31]王佳.城市常规公交线网与发车频率优化设计[D].中南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2013,博士.
[32]吴加敏,孙连英,张德政.空间数据可视化的研究与发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10:85-88.
[33]李琳琳,赵长安,杨绍清.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指数鲁棒输出跟踪[J].控制与决策,2001,06:971-973.
[34]庄景林.黄河的防洪形势与任务[J].教学与研究.1993(01)
[35]李怀帅.中国中小城市会展经济发展的路径探析[D].上海大学,艺术学,2014,硕士.
[36]宋明星.环三磷腈交联光催化剂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与光降解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013,硕士.
[37]张明礼.点云曲面的几何图象表示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004,硕士.
[38]孙显涛.二色胡枝子根系特性及其再生特性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
[39]任彪.工业设计公司在项目运营中设计工时的精细化管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3,硕士.
[40]郭卫超.肌动蛋白骨架蛋白(LASP-1)表达与人脑星形细胞瘤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专业学位),2014,硕士.
[41]董毅.类药性小分子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化学,2014,博士.
[42]李吉安.多溴联苯醚理化性质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D].华侨大学,环境工程,2014,硕士.
[43]修志亮.YVO_4:Eu纳米发光材料、石墨烯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2.
[44]毛云孝.氧化石墨烯表面接枝聚合物及其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学,2013,硕士.
[45]陈功.基于VoiceXML的实时路况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软件工程,2014,硕士.
[46]杨霏.论贷款诈骗罪的认定[D].吉林大学,法律,2013,硕士.
[47]姜偕富,徐文立.时滞系统关于时滞参数的自适应输出反馈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4,09:988-993.
[48]甘冬桂.《北爱尔兰法》中的央地关系及其启示[D].广东财经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14,硕士.
[49]胡桂香.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农村妇女[D].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2014,博士.
[50]唐鹏.砷化镓表面摩擦诱导结合H_2SO_4溶液选择性刻蚀的微纳加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2014,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